2025年4月1日,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发布第5号公告,由广东省汕头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推动制定的《潮菜 烹饪技法》《潮菜 名词术语》《潮式小食 潮州春饼》等3项团体标准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清单并予以公布。
潮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其独特的烹饪技法与地方特色名词术语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技艺传承中术语的统一对于技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至关重要。在潮菜烹饪技艺传承和推广过程中,术语的统一可以确保不同传承者之间能够准确理解和交流,避免因术语不一致而导致的误解和偏差,对促进整个潮菜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潮菜 烹饪技法》《潮菜 名词术语》标准的制定,系统梳理并规范了传统技法的核心要点,为潮菜技艺的传承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原汁原味”的潮菜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得以延续、传承和发扬。
自 2021 开始,在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广东省汕头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牵头粤东四市及粤港澳三地共计 35 家餐饮社团、院校及研究机构,汇聚了 63名行业精英与专家智慧,共同推进潮菜“湾区标准”的制定工作。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工作组先后组织制定了三批共计 25 项潮菜标准。其中,21项标准被列入“湾区标准”清单,标志着潮菜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
随着《潮菜 烹饪技法》《潮菜 名词术语》这两个标准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清单,潮菜湾区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从基础标准、经典菜品标准、预制菜标准以及小吃标准,初步搭建起了潮菜湾区标准体系,为潮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标准动力”。目前潮菜湾区标准已在餐饮企业、职业院校、技师学院作为教材推广使用。同时,汕头标码所还开发建成潮菜菜品标准技术服务和质量追溯平台,为推进潮菜标准化工作提供重要基础设施支持,平台启用后大大提高标准的传播效率和用户体验,增强消费者对潮菜的信任度,提升潮菜市场竞争力。
(标准研究中心 供稿)
|